文/陈根
疫情后反应变慢、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,也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现象,因为很多人遇到这个情况,第一反应不是疫情影响,而是考虑自己是不是被熬夜、压力大或者其他因素干扰了,但实际上,这种状态是非常需要关注和重视的。为什么这么说?大脑变“笨”到底和疫情有什么关系?
今年,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做了一项特别重磅的研究,发表在国际顶尖的《病毒学》期刊上。他们找来了两组小老鼠做实验,一组是健康的普通小鼠,一组则是缺乏一种特殊“血管保护酶”的小鼠,然后让它们感染新冠病毒。结果发现,虽然病毒根本没有进入大脑,但大脑却已经出问题了。
本来我们都以为要伤到大脑,病毒得先越过那道叫“血脑屏障”的保护线,直接进入脑组织才行。可这次的实验却发现,即使病毒一直待在呼吸系统,大脑也可以“中招”。那些缺乏保护酶的小鼠,脑子里就像着了火,出现炎症飙升、细胞提前衰老、血栓形成、血脑屏障破损等等问题。
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和血管有关。要知道,我们身体里的血管总长加起来有数十万公里,而这些血管的“养护”就是靠一种叫做一氧化氮合酶(eNOS)的物质。它的工作就是让血管保持通畅、有弹性,不容易发炎、不容易堵塞,还能防止血液变得太粘。一氧化氮合酶年轻的时候多,年纪大了慢慢变少,特别是中老年人,如果再碰上新冠这样会伤血管的病毒,就更容易出问题。
展开剩余56%实验中的小鼠就是因为没有这个“血管守护酶”,所以病毒虽然没到脑子,大脑却已经陷入一片混乱。首先,炎症像野火一样蔓延,本来是“保安”的免疫细胞都开始暴走,把正常脑细胞当成敌人一样攻击,造成长期的神经发炎。很多人感觉脑子迟钝、记性差、整天累,这种慢性脑炎可能就是原因之一。
接着,脑细胞提前“退休”,细胞衰老的速度加快,学习和记忆能力当然就越来越差。再加上血液变得像胶水一样容易形成小血栓,虽然没中风,但那些堵住的小毛细血管,就够让
脑供氧减少、头脑发懵了。最严重的是,连大脑的“最后一道门锁”——血脑屏障都开始漏水,血里的脏东西和炎症因子直接跑进来,进一步加剧损伤。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。
这些病理变化,其实跟“血管性痴呆”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。这类痴呆的根本原因不是脑子本身出了毛病,而是“供水管道”坏了。大脑供血不足,氧气和营养不够,就好像一块田地被断了水源,自然就会荒废。很多人以为只是记性差、反应慢,其实是大脑的微循环正在一步步走下坡。
这项研究带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:守住血管,就是在守住大脑的未来。而那些感染过新冠、尤其是年纪大的人,更应该警惕这一点。哪怕当时只是轻症、甚至无症状感染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那么如何在疫情后进行健康管理,修复血管创伤?欢迎添加微信CHEN2021hk,加入【后疫情健康管理群】,获取健康管理资料,参加特别直播,为防止无关人员干扰,设置9.9元门槛,进群获取更清晰的判断、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,以及独家资料与交流福利。
发布于:浙江省贵丰配资-安全股票配资门户-专业实盘配资-正版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